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

H1N1新流感介紹

H1N1 新型流感傳染途徑:
H1N1 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,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,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 1天到發病後 7 天均有傳染性,但對於病程較長之病患,亦不能排除其發病期間繼續散播病毒。另兒童病例的可傳染期通常較成人病例為長。 2、 感染 H1N1 新型流感之症狀: 人類感染H1N1 新型流感症狀與季節性流感類似,包括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全身酸痛、頭痛、寒顫與疲勞,有些病例出現腹瀉、嘔吐症狀。 3、 個人平時之預防措施: (一) 遠離感染來源:避免前往人潮聚集處及至醫院探訪病人。 (二) 注意個人衛生:養成勤洗手的習慣。若無法洗手時,可以使用含酒精(60%以上)的乾洗手液。 (三) 注意個人保健:規律運動、均衡飲食。 4、 有發燒等類似 H1N1 新型流感症狀,應戴口罩並儘快就醫,並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: (一) 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,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,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。 (二) 打噴嚏時,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,若無面紙或手帕時,可用衣袖代替。 (三) 如有呼吸道症狀,與他人交談時,儘可能保持1 公尺以上距離。 (四) 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,要立即澈底清潔雙手。 (五) 生病時應在家休息,除就醫外,儘量避免外出。 時時關心疫情,掌握資訊,於染病初期進行適當的治療以自我保護。
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- 流感防治網網址http://flu.cdc.gov.tw/mp.asp?mp=170

H1N1新流感
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造成之具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,與普通感冒不同的是,流感會造成嚴重的症狀及致命性的併發症。流感病毒屬正黏液病毒科 (Orthomyxoviridae),分成A、B、C三型,其中只有A型流感病毒會造成大規模的全球性流行。流感病毒的外膜上有兩種醣蛋白,包括血液凝集素 (hemagglutinin, HA) 及神經胺酸酶 (neuraminidase, NA),HA的功能為病毒與細胞的連接,進而感染細胞;而NA則是負責切斷病毒複製後與細胞間的連接,使病毒能釋放出來再感染下一個細胞。流感病毒的突變可能造成大規模的基因改變,且原本產生之抗體無法有效對抗突變後的病毒,H1N1新型流感為歐洲及亞洲豬流感基因、禽流感基因及人類流感基因四重混合的新突變A型流感病毒,因此之前接種的流感疫苗產生的抗體皆對此新型流感無效。H1N1新型流感可經由飛沫方式導致人與人傳染,或者手摸到流感病毒再接觸口鼻而感染,但不會經由吃豬肉而傳染,所以可經由多洗手及戴口罩的方式來預防感染。H1N1新型流感的潛伏期大約1-7天,感染者在有症狀前一天到有症狀後7天都具有傳染力,感染到H1N1新型流感的症狀類似於季節性流感,症狀包括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鼻塞、流鼻水、頭痛、全身痠痛、寒顫、虛弱、腹瀉、嘔吐等。現今市面上可治療及預防新型流感的藥物有oseltamivir (Tamiflu®,克流感) 及zanamivir (Relenza®,瑞樂沙),作用機轉屬於神經胺酸酶抑制劑,可阻止神經胺酸酶切斷複製後病毒與受感染細胞間的連結,讓病毒無法傳播。
Oseltamivir為口服劑型,口服吸收率約80%,需在肝臟代謝成活性代謝物。衛生署核准用於成人和1歲以上兒童的流感之治療及預防。治療頻次為每天2次,共使用5天;預防使用為每天1次,共使用10天。腎功能不全者須調降劑量。由於小於1歲嬰兒為罹患流感的高危險群,2009年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 (FDA) 緊急准許oseltamivir用於該族群之治療及預防,惟小於3個月幼兒除緊急情況外,不建議預防性投藥。Oseltamivir通常無嚴重之副作用,較常見的副作用為噁心、嘔吐,可與食物併服改善此副作用。
Zanamivir口服吸收差,故製成口腔乾粉吸入劑型,局部作用於呼吸道及肺部,衛生署核准用於治療及預防成人及大於5歲兒童之A型及B型流行性感冒。成人及幼兒治療劑量皆為每天2次,每次吸2個劑量 (每劑量含藥物5毫克);預防劑量為每天1次,每次吸2個劑量。肝腎功能不良者不需調整劑量。此藥最嚴重的副作用為造成氣管收縮,因此不建議用於氣喘或慢性肺部疾病者。
近來美國FDA均對oseltamivir及zanamivir提出警訊,在日本的使用者出現精神方面的症狀,包括自殺、譫妄、幻覺、怪異行為等,使用時應特別留意。
治療H1N1新型流感需在症狀開始的48小時內使用oseltamivir或zanamivir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,但對於病情較嚴重者,在48小時後仍可考慮使用藥物,療程為5天;若用於接觸感染者但未發病前的預防,需在最後一次接觸感染者後連續使用10天。使用oseltamivir治療可加速緩解症狀1.3天,加速恢復正常活動力1.6天,預防使用在接觸已感染者使用7天有89%的保護效果;使用zanamivir治療可加速緩解症狀1.3天,加速恢復正常活動力0.4天,預防使用在接觸已感染者使用10天有81%的保護效果。疫苗接種是另一個可有效預防流感大流行的方法,但目前的流感疫苗無法有效預防H1N1新型流感的感染,預防H1N1新型流感的疫苗現正在研發中,不久後應可上市。

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

請務必看 "離家不遠"

這篇文章寫的太好ㄌ,看ㄌ感觸真的很多很多.............
                  
離家不遠 (年度票選最佳散文)
透天三層洋房,座落在稻田旁,起風時,偶爾飄來豬屎堆肥異味。這是一個老舊翻新社區,八十三年夏推出,姊姊轉述建商說法:「前面要開一條八米路,直通鎮上心臟地帶;六輕在麥寮建廠,這裡必然大有發。」
猛翻數倍後,房價是撐平、緩步下滑,我不太相信會有大好榮景。哥和姐決定比鄰各買一戶,爸爸說:「問問韻芳,或許她也想在西螺買厝,人親土親。」
擁有一小方土地,是在台北難以達成的夢想,親友中不乏按月租地、翻土、施肥、種作,扮演都市農夫。對我而言:鋤犁是扛不動的浪漫,並不奢想嘗試。深層的想望是:九年後退休,住在舊厝附近,手足間各有獨立空間,卻是走幾步路或騎上鐵馬,就可以找爸媽談天說地、泡茶賞蘭。
那年,父親剛過七十,我相信他會像阿嬤一樣高壽九五,我還有福氣承歡膝前十五年。兒時不曾分離的歡聚,正是短短十五載。
爸爸曾經笑言:「算命先說我一生有財無庫,所以,當了二十幾年律師,仍是兩袖清風。」我坐在樹蔭清涼、繁花處處的大庭園裡,回想在這裡灌蟋蟀,卻灌出一條草蛇;空心菜摘了又長,如同變魔術一般神奇。
也憶起七歲那年,調皮的我惹煩忙著汲水的阿嬤,她掄起竹掃把掃我一頓。夜裡,才想起是我的生日,煮出兩個蛋,一個歸我獨享,一個由哥姐分食。阿嬤摸摸我猶留笞痕的手臂:「死查某鬼仔!真是大人吃肉,囝仔吃打。」
艱困歲月裡,厝內經濟是捉襟見肘,厝外卻是天寬地闊,任我遨遊。濁水溪堤岸,是一家人最常去的優美勝地-採西瓜、堆沙堡,或是揀回泛綠溪石,當成曠世稀寶典藏。
也有些活動,不能讓爸媽參與:到漫畫店租回「四郎真平」,藏在肚腹裡偷渡;花兩毛錢買枝仔冰,在圍牆外你一口、我一嘴舔個精光,夜裡吵架,捏得彼此腿上青一塊、紫一塊,天亮,媽喚姊姊打油,她瞪我一眼「走啦!」兩人一同出門,各走左右側溝沿,打了油,再各循原路返回。
哥在初一離家,從此,我們就不曾再吵過嘴。在電話是奢侈品、交通又不方便的時代,台中、西螺遠如天涯。最近,哥曾聊起當時心境:「新生訓練只有半天,結束後,我走兩公里到車站,看著公路局的車子,心想:搭上車就可以回家;又想:明天還要上課,回去又得馬上出門,繞來繞去,不知該怎麼辦?
最後,又走兩公里
回學校。想像一個理和尚頭的小男孩,在車站來回徘徊,我不禁心酸。
幸運的我,晚三年才割斷臍帶。高一負笈他鄉,此後,台中、台北、華盛頓、紐約州,家,越來越遠。我如候鳥,逐月、逐季、逐年歸返。每一回,爸媽都問相同話語:「什麼時候擱轉來?」轉來,成了最殷切的叮嚀。
擠在座椅縫隙中,雙腳懸空,直到全身麻木,為的是趕上中秋夜,看阿嬤一面殺柚子,一面唸著:「月娘光光,目睛金金。」
風雪中的紐約州,華航在「世界日報」刊登巨幅廣告:「別人吃火雞,我們回家吃湯圓。」艷紅圓仔閃著溫潤光澤,我彷彿回到昏黃燈光下,有時比賽誰搓得最圓,有時刻意搓得大小不一,再參差排列,湯頭清時,大家都不愛吃,總是得再三回鍋,煮至黏稠帶點焦香,才是人間美味。
我癡望藍天:搭上飛機,就可以回家。出嫁十幾年,僅有一次回家過年,車抵家門,爸早就站在陽台上張望,轉身對屋內大聲呼喊:「韻芳回來囉!」洋溢而出的喜悅,暖著我的心頭。只是,對女人而言,家永遠是兩處模糊地帶,回家,永遠是難有著落的夢想。
夜半驚醒,湧上的常是來不及奔喪的恐懼。阿嬤高齡九十三,臨終前,她已退化至認不得我;媽媽因糖尿病失明,每天打胰島素,吞二十幾顆藥,我害怕夜裡的電話,我深知:至親,隨時可能離去。每週打一通電話,三天寫一封信,儘揀神奇事物談笑;接獲爸的來信,卻忍不住淚如泉湧,終至放聲痛哭。
阿嬤過世,是在我回國以後,中午接獲電話,爸爸的口氣十分平靜:「阿嬤走了,我餵她喝過牛奶,扶她躺下,再回頭,她已經走了。」車子奔馳在高速公路,我的心不慌不亂,反倒有些暖意。想像中拖著女兒、萬里奔喪的畫面不曾出現,我恍然明白:台北離家不遠。離家不遠,就是幸福。
爸爸的離去,卻是讓我措手不及。新居由一片菜圃轉成樓房錯落,不過一年半。姊姊長住,我維持每個月回去一趟。回家的日子,多半是做幾樣自認神奇的菜,堆到爸媽碗裡;買幾件體面的衣服,讓他們掛在衣櫥。
爸爸問我:「你猜猜看,我晚年的願望是什麼?」我屢猜不中,答案是:「讓自己圍棋段數更高。」我疏忽了,每天都有老友來陪爸爸下棋:我的小學老師、崙背老醫生、民眾服務站主任、還有十來歲的孩童,在這塊土地自在過活,就是爸爸最大的快樂。
難怪我們想陪他出國觀光,爸一笑:「我在電視上都看過,不必長途跋涉。」多邀幾次,他乾脆表明:「離開家,我就睡不著。」爸爸出門的興致越來越低,甚至連請他到嘉義吃早餐,他都說:「改天吧!出一趟門,就覺得累。」我聽不出警訊,仍傻傻妄想:有一天,他會答應我一起到夏威夷曬太陽、喝咖啡。
直到爸爸騎腳踏車出門,頭暈得幾乎軟倒在門口,我們才發現:他的胃悶、腹痛不是慢性胃炎或潰瘍,癌細胞早已在他的大腸肆虐多年。姊姊輪白天,哥嫂輪夜晚,爸爸住進省立醫院四天,哥才通知我:「爸爸要開刀,惡性的成分很高,爸說:『台北遠』,你等週六再回來。」
台北遠嗎?考上大學時,爸爸託他的棋友開小貨車,花一天親自陪我註冊;出國時,他送到機場,我入登機門後,他指著飛機告訴姊:「我們來看看,能再看到韻芳嗎?」
結婚當天,他清晨五點出門,陪我北上,喜宴後,又趕在深夜返家。台北一點兒也不遠。是塵俗瑣事讓遊子的心靈逐漸走遠,忘記去傾聽「不要牽掛我」背後的聲音。
「不要牽掛我,我很快會健康回來。」住院第一晚,爸爸提著點滴瓶,電話裡向媽許下承諾,決定轉診到林口長庚,爸堅持要再回家住一夜。
晚餐,全家圍坐,每個月都有團圓相聚,今夜,格外珍惜。爸爸第一件事是為媽挾菜。「我好幾天沒有為妳做事了。」媽媽失明二十年,爸爸每天帶她散步、為她添飯、布菜、倒洗澡水,爸爸捨不得離家,最大原因就是媽媽的眼睛。
離家前,爸爸戀戀環視自己一花一草耕耘的庭園,道出心願:「四個月後,我會完全康復,就可以再整理這片花園。」車上,爸爸說:「我這一生沒有遺憾,也沒有罣礙。如果問我: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麼?我要說:是和妳媽媽一起建立這個家。」我緊握爸爸的手,心想:這座堡壘該換我們來撐持。
手術順利,爸爸在一星期後出院。一個半月後,發現癌細胞蔓延至肝,爸爸重回長庚,這次離家,足足三十五天。三組人馬輪流照護,日間,陪爸爸看窗前鳥雀啁啾:夜裡,陪爸爸看窗外燈火點點,從小至大,這是首次須臾不離。共同話題不多,仔細想來,爸一向不是多話的人。
他不曾天寒叫我們添衣、肚餓叫我們加食,也不曾對我們嘮叨他的期望。只是,在我為大學聯考失利而放聲痛哭時,他會拍拍我:傻孩子!妳一生的幸福,又不是只決定在這次考試。」
我回家坐月子時,天天吃麻油雞腰仔,他會瞞著阿嬤,偷偷削一個水梨給我;我返鄉任教的四年,他疼惜我中午騎車往返辛苦,總是用摩托車接送我。
我為他梳頭,笑著說:「我記得以前為你拔白髮,一根一毛錢。」姊姊接口:「聞一次腳丫,說好香,也有一毛錢。」
爸爸摸摸他稀疏泛黃的髮梢,早年,他烏黑茂密的濃髮人人稱羨,他也試過幾種染髮劑,想留住意氣風發的青春。此刻,他卻神情黯然望著鏡中自己。
「這些已不再重要。」什麼才是重要的?夢囈之中,爸爸回到他獲頒孝行獎的會場,這是他心中認定最大的榮耀嗎?
我埋首寫故鄉廟埕的劇本大綱,他眼中閃著光芒:「回家以後,我為妳找更多資料。」我想:爸爸要的很簡單:活著回家。和未知拔河,活著,卻十足艱難,爸爸由每日來回走動,誓言保持出院後的體力;撤退至走兩步就喘息不已:再至廁所後,力拉才能起身。
我試著探詢他最後的心願:「爸,你說阿嬤八十歲就備好壽衣,如果萬一,穿律師服好不好?」爸笑一笑:「律師服?很好啊!我為媽祖奉獻十三年,如果媽祖允許我選擇,我不想去西方極樂世界,我覺得那裡比較寂寞,我想回到鄉里,做個小小土地公,還是可以照看妳們。」
爸爸眼中霧氣深沈,在選擇回小鎮當律師時,他早已看淡物質名利;在為生命奮力掙扎時,他最不捨得還是家。
高燒過後,他正式把心願託付給我。「我不要在醫院走,我要回家。」我許下承諾:「我知道。」
賀伯颱風前夕,爸爸在醫師允諾下,意識清楚返家。風雨之中,他時時望著窗外:這處他用一生守護的家園。四天後,他在自己的床上過世,姿勢就像睡著一樣安詳。陷入昏迷前,他叮嚀我的最後一句話是:「下禮拜再回來。」
今年清明,我和哥姊一起上墳。在新厝整理香燭蔬果,備幾道爸爸生前愛吃的食物。女兒問我:「媽,我們為什麼要在西螺買房子?」我望向堆著雜物的客廳,尋覓當年想法:「我曾經有一個夢,想在退休以後,回來和阿公一起住。」舊夢已遠颺,淚,瞬間湧上。
我攬一攬女兒:「走吧!我們去看阿公。」墳頭的草郁郁青青,墓碑上的爸爸穿著律師服,淡淡笑著。
我們憶起:百日後,各自夢見爸爸,他或是壯年,或是老年,都是笑容依舊,此後,爸爸就不曾再入我們夢中。
失去父親三年,生命,難免顛簸難行,但是,我們彼此用心扶持,很快走出風雨,重見陽光。墳前,我們輪流撐傘,媽媽交代:要撐起傘,爸爸才能安心享用。我望著爸盛年英挺的面容,低聲說:爸,吃飯了。」白花花陽光下,不見爸爸身影。不過,我相信:爸爸一定離家不遠,因為,不管身在何處,我們一直都離家不遠。
原繕打該文者言:
在報上看到這篇文章,我看得無法自已。利用深夜,坐在電腦前,一句一句看,一字一字打,縱然不再是初次閱讀,淚水,仍一次一次順著臉頰滑落,是某種情愫牽動著吧,我想。故事很長,謝謝你很有耐心的看到最後,即使明知很長,我還是只想將故事打完;即使明知故事很長,你還是堅持著把它讀完朋友,此刻,我只想說:謝謝你!!
家人是最珍貴的寶物,愛情也許會變淡,友情也許會消失,而家人永遠在你最需要時,在你身後靜靜的守候。
所以請你--可以的話,對你的家人好一點。